anpple

Moderators
  • Posts

    72
  • Joined

  • Last visited

2 Followers

Recent Profile Visitors

The recent visitors block is disabled and is not being shown to other users.

anpple's Achievements

Apprentice

Apprentice (3/14)

6

Reputation

20

Community Answers

  1. Unraid基于Linux,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来解压文件。常见的解压命令包括: 对于.zip文件: unzip 文件名.zip 对于.tar.gz文件: tar -xzvf 文件名.tar.gz 对于.tar.bz2文件: tar -xjvf 文件名.tar.bz2
  2. 基本解决方案在官网wiki库,善用页面帮助,webui一级导航右上角❓点击即可展开选项说明
  3. 最速备份恢复: 复制U盘config文件夹备份 重装系统,把config文件夹备份粘贴回去 U盘插在新主机启动 关于PC读取xfs格式硬盘数据,可以搜关键词Windows xfs
  4. 已经帮你看过,WebUI挂了而已,目前版本因为是内核bug导致,建议关闭ipv6会更稳定。 过渡解决WebUI卡死重启nginx请参考一招解决UnraidWebUI卡死后重启
  5. 🔥 在Unraid中使用Docker Compose Manager安装Kodbox的完整教程 🚀 🛠️ 第一部分:安装Docker Compose Manager 🛠️ 📝 安装步骤 📝 1. 🔍 打开Community Applications商店: 在Unraid的App标签下,搜索“docker compose manager”。 2. 🖱️ 安装插件: 点击“install plug-in”,这将在Unraid的插件标签和Docker标签底部添加Docker Compose Manager的Web UI。 3. ➕ 添加新堆栈: 在Docker标签下,滚动到底部并选择“add new stack”。 4. ✏️ 命名堆栈: 输入新堆栈的名称,然后选择“OK”。 5. ⚙️ 编辑堆栈: 点击刚创建的堆栈旁边的齿轮图标,这将给您提供编辑名称、编辑描述、编辑堆栈、编辑环境变量、删除堆栈和查看日志的选项。 6. 📄 创建Docker Compose YML: 选择“edit stack”,然后一个屏幕编辑器将出现。在这里,您可以复制/粘贴您想要的应用程序的Docker Compose。 7. 💾 保存更改: 在编辑完`compose.yml`文件后,选择“save changes”。 8. 📥 拉取镜像: 在堆栈名称的右侧,点击“compose pull”以拉取在堆栈中命名的镜像。 9. 🚀 启动容器: 在“compose pull”完成后,选择“compose up”。您现在应该在Unraid的Docker部分有一个正在运行的容器。 ⚠️ 注意事项 ⚠️ - 编辑堆栈EDIT STACK下COMPOSE FILE/ENV FILE/UI LABELS可以根据实际修改。 - 不要使用下拉菜单中的更新按钮进行更新(以标准的Docker Compose方式进行更新)。 📌 额外信息 📌 - 您可以在文件夹的下拉选项中添加“compose up”和“compose down”按钮。 🔧 第二部分:使用Docker Compose安装Kodbox 🔧 📜 Kodbox的Docker Compose配置 📜 version: '3.5' services: db: image: mariadb command: --transaction-isolation=READ-COMMITTED --binlog-format=ROW volumes: - "/mnt/user/appdata/kodbox/db:/var/lib/mysql" environment: - "TZ=Asia/Shanghai" - "MYSQL_ROOT_PASSWORD=your_root_password" - "MYSQL_DATABASE=your_database_name" - "MYSQL_USER=your_database_user" - "MYSQL_PASSWORD=your_database_password" restart: always app: image: kodcloud/kodbox ports: - "8668:80" links: - db - redis volumes: - "/mnt/user/appdata/kodbox/site:/var/www/html" - "/mnt/user:/data"#你的本地目录映射给kodbox restart: always redis: image: redis:alpine environment: - "TZ=Asia/Shanghai" restart: always 📝 注意 📝: - 请替换`your_root_password`、`your_database_name`、`your_database_user`和`your_database_password`为您实际的MySQL凭据。 - 根据您的要求,MariaDB和Kodbox站点的数据将分别存储在`/mnt/user/appdata/kodbox/db`和`/mnt/user/appdata/kodbox/site`。 🚀 部署Kodbox 🚀 1. 将上面创建的`docker-compose.yml`文件上传到您的Unraid服务器。 2. 打开Unraid的终端,并导航到`docker-compose.yml`文件所在的目录。 3. 运行`docker-compose up -d`以启动服务。 现在,您应该能够在Unraid的Docker部分看到Kodbox/MariaDB/Redis的容器正在运行,打开http://ip:8668进行kodbox的配置。
  6. 📝 写在前面 CloudDrive 在 Unraid 社群中是一个高频话题。配合 Unraid 简单友好的 Docker,CloudDrive 成功让很多群友退烧物理硬盘,转投阿里云盘、百度云盘、115网盘等的怀抱。本文将详细介绍 CloudDrive 的主要功能和在 Unraid 上的安装步骤。 🌟 一、CloudDrive 主要功能 1️⃣ 云盘本地挂载 将多个云存储服务挂载为本地磁盘,无需预先下载文件。 2️⃣ 统一的多云盘管理 一站式管理所有云盘账户,支持从阿里云盘到百度网盘,再到115网盘、天翼云盘、PikPak、WebDAV和本地文件夹。 3️⃣ 一次登录,到处使用 一键登录所有云盘账户,并在任何设备上无缝使用。 4️⃣ WebDAV服务 作为一个WebDAV服务器,CloudDrive让你的数据更加灵活。 5️⃣ 跨云盘文件快速复制 无需中间下载,直接在云盘之间传输文件。 6️⃣ 文件变更通知 实时接收关于云文件变更的通知。 7️⃣ 应用级权限控制 在程序级别精细控制文件的访问权限。 8️⃣ 多云盘备份(即将推出) 一键将本地磁盘备份到多个云盘。 🛠️ 二、在 Unraid 安装 CloudDrive 详细步骤 🚀步骤一: 安装 CloudDrive Web 界面 打开 Unraid 的 Web 界面。 应用选项卡 转到 应用 选项卡。 搜索 & 安装 搜索并安装 CloudDrive。 权限设置 勾选 Privileged 选项。 端口设置 添加 WebUI 端口 19798。 路径映射 在 路径映射 下,根据自己的设置,添加以下路径。例如: /Config 映射到 /mnt/user/appdata/clouddrive /CloudNAS 映射到 /mnt/user/clouddrive/ #路径访问模式:读写-共享 /movies 映射到 /mnt/user/movies/ #路径访问模式:读写-共享 /tv 映射到 /mnt/user/tv/ #路径访问模式:读写-共享 环境变量 添加一个名为 CLOUDDRIVE_HOME 的变量,值设置为 /Config。 添加设备 添加一个新设备 /dev/fuse。 应用保存 🚀 步骤 2:访问 CloudDrive WebUI 一旦容器启动,你应该能够通过http://[IP地址]:19798 访问 CloudDrive 的 WebUI。 ❓ 三、CloudDrive 故障排除 Q1: 安装后挂载云盘到本地路径报错 IO Error fusermount run failed A1: 开启容器配置:特权 Privileged,此选项为开启容器 root 权限。 Q2: 无法保存主机路径映射 A2: 检查前置路径映射操作,保存配置后务必重启才能生效。 📢 四、CloudDrive团购 在这里,你可以找到更多关于 Unraid 和 CloudDrive 的团购和答疑。
  7. 设置 docker 高级视图 删除docker.img,重新Pull镜像
  8. 按顺序检查解决 1.关闭BIOS高级设置内存超频XMP,设置主板内存默频运行 2.重装拔插内存条或互换插槽 3.换内存
  9. 换chrome浏览器 删除浏览器缓存后强制刷新试试。工具-诊断 贴日志才能更好帮你看问题出在哪里
  10. 确认是内存问题,解决方法如下: 1 关闭内存xmp或默频 降频运行 2 换其他内存插槽 3 换用同品牌同频率内存